标准详情
DB35/T 1325-2013《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评价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5/T 1325-2013
中文名称:《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评价方法》
发布日期:2013-02-20
实施日期:2013-05-20
发布部门: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5/T 1325-2013《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评价方法》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为了保护海洋环境,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发布了DB35/T 1325-2013《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评价方法》标准。
一、标准背景
DB35/T 1325-2013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的评价方法,为海洋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依据。该标准适用于福建省沿海地区,对于其他沿海地区的水环境评价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评价方法
1、评价指标
标准规定了评价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的多个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石油类等。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海域水环境的污染状况。
2、评价范围
标准明确了评价范围为排污口附近的海域,具体范围根据排污口的排放量、排放方式、海域水文特征等因素确定。
3、评价程序
评价程序包括数据收集、污染源调查、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评价结果报告等环节。标准对每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数据处理
标准规定了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的筛选、插补、标准化等。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三、评价标准
1、评价等级
标准将海域水环境质量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个等级。评价等级的划分有助于管理部门对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分类管理。
2、评价结果的应用
评价结果可以为海洋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指导排污口的治理和海域环境的保护。同时,评价结果也可以作为公众了解海域水环境状况的重要途径。
四、标准实施
DB35/T 1325-2013标准自2013年5月20日起正式实施。福建省沿海地区的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按照标准要求,开展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的评价工作。
五、标准的意义
DB35/T 1325-2013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福建省沿海地区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为海洋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